
遵從健康均衡飲食是遠離各類病症甚至惡性腫瘤等的重要一環。近年不少網紅、KOL 提倡各種各樣的飲食方法,包括:地中海飲食、168 間歇性斷食法、生酮飲食、全素食主義、瑞士養生飲食法等等,這些飲食法各有優點,例如幫助減肥、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腦部功能,但也有部分人實行後出現腸胃不適、貧血、全身乏力等問題。因此,進行任何飲食方法前要留意自己的體質、健康狀況,及諮詢醫生或營養師。
回歸基本,簡單如嚴選有益食材,遵照「多菜少肉」的飲食法則,已能吃得豐富又有營養,有助擊退病魔!因此小編今期特別為讀者精選5款有營蔬菜,立即爬文啦!
五大強力蔬菜推介
1.紅菜頭助降血壓
紅菜頭是近年大熱的「Super Food」,味道清甜,色澤鮮豔,受到不少健身人士的歡迎。紅菜頭含有豐富葉酸、鉀質和鐵質,經常進食可維持身體細胞更新,有助調控血壓。而它所含的碘成分,有助減低患上甲狀腺腫脹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至於紅菜頭有何獨特之處,在於其塊根和葉子獨有的甜菜鹼成分,是非常出色的抗氧化劑,有助身體排毒。更有研究指出,甜菜鹼可阻礙癌細胞於大腸、胃、肺、乳房、前列腺等組織生長,是健康菜單必收之物 !
注意:
- 紅菜頭生食或熟食皆宜,以營養角度來看,生食可保存最多的營養素。
- 紅菜頭含有較高的果糖,需要戒糖人士,例如糖尿病患者應注意攝取份量。

2.紫心番薯含花青素
紫心番薯相比普通番薯,除了紫紅色的賣相更吸引人外,其營養價值也更豐富。例如紫心番薯所含的花青素成分,有助預防心臟病甚至各類癌症的發生;其維他命B雜、維他命c含量豐富,有助提升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
紫心番薯口感帶有少少黏膩,是因為它含有大量黏液物質,此類物質可保持人體心血管壁彈性,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注意:
- 紫心番薯糖分高,且澱粉質含量高,需要戒糖的人士要特別留意。
- 番薯必須要完全煮熟,以免進食後產生大量氣體,造成胃部不適。

3.粟米預防黃斑病變
粟米脆卜卜又帶有少許甜味,無論大人或小朋友都喜歡吃,因而經常成為媽媽們煲湯的一大法寶。其實看似平凡的粟米,也含有多種不同營養素,包括葉黃素、鉀質、鋅、硒、卵磷脂、亞油酸等,多種元素相結合,特別有助延緩身體機能和皮膚衰老。
至於粟米所含的葉黃素成分,更是保護眼睛,預防黃斑病變的良方。硒元素則有助增强人體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病,乃至癌症。由於粟米屬除深綠色蔬菜外,少數鐵質含量較高的蔬菜,因此也很適合貧血人士食用。
注意:
- 粟米含有較高纖維,消化功能欠佳的人士宜酌量食用。

4.蘑菇帶氨基酸
無論是中餐或西餐,蘑菇都是常見的食材。它除了擁有趣緻的外型,營養價值亦甚高,包括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他命、礦物質等元素。不同於其他蔬果,蘑菇是少數含有豐富維他命D的食物,經常食用有助預防骨質疏鬆和促進鈣質吸收。
值得一提,蘑菇含有的β葡聚醣可增强免疫細胞反應,提升人體免疫力。它亦含有較高的膳食纖維、半粗纖維和木質素,有助將身體多餘的膽固醇排出體外,以及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甚或是大腸癌。
注意:
- 蘑菇於烹調前應徹底洗淨,以免有病菌殘留表面,引致腹瀉。
- 尿酸過高、痛風患者不宜食用。

5.蘆筍消除自由基
蘆筍外觀幼長,口感爽甜清新,不難在現代人的餐桌上見到,但其有助減低患癌風險的特性卻較少被提及。事實上,由於蘆筍含有比菠菜還要多的胡蘿蔔素,且含豐富的鐵質、維他命C、維他命E及葉酸,這些成分均有助提升免疫力,減低癌細胞生成機會。此外,蘆筍含有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可消除人體過多的自由基,補充足夠蛋白質,亦有消除疲勞的功效,是上班族日常飲食的好選擇。
蘆筍的鐵質含量高,有助提升血液含氧量,改善貧血;當中的磷更是維持骨骼及牙齒發育的重要營養素。
注意:
- 蘆筍含有胡蘿蔔素和維他命C,因此切勿過度烹調,以免令外觀變黃並流失營養。
- 患有痛風症和腎功能障礙的人士或不適宜食用。
溫馨提示:以上食物介紹僅供參考,對食物敏感或需要戒口的人士如有任何疑問,應諮詢醫生或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