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 ENTER 鍵將啟動搜索。

甲狀腺癌親女疏男 年輕女患者比例高

分類: 生活保健, 身體檢查 標籤: 香港十大癌症, 甲狀腺癌 作者: Eric

提及甲狀腺疾病,大家都會聯想到「大頸泡」,即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或簡稱「甲亢」),至於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就較少人談論。早前傳媒報導,曾演出電影《上流寄生族》的 30 歲韓國女星朴素丹不幸患上甲狀腺癌,不少人感到驚訝:「原來後生女也有機會患甲狀腺癌!」

事實上,近年本港甲狀腺癌的病發率不斷攀升,而年齡介乎 20 至 44 歲的個案不佔少數。根據最新的 2019 年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一年新症數目達 1,059 宗,當中女性個案佔高達 823 宗,超過 8 成!於本港女性十大常見癌症排名第 5 位,比我們較熟悉的胃癌、卵巢癌更普遍!

年輕女士甲狀腺癌
本港年輕女士患上甲狀腺癌的個案不佔少數。(CancerCare.hk)

認識甲狀腺功能

甲狀腺(Thyroid)是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成員之一,負責分泌甲狀腺素,其形狀像張開翅膀的蝴蝶,伏在頸項下半部,兩翼分別是甲狀腺的左葉和右葉。甲狀腺主要掌管人體的新陳代謝,與身體能量、生長發育、各器官的功能息息相關。惟若甲狀腺異常增生,就有機會演變成甲狀腺癌

至於甲狀腺癌,可大致分為 4 種類別,分別是:

  • 乳頭狀癌(Papillary)
  • 濾泡狀癌(Follicular)
  • 髓樣癌(Medullary)
  • 退行發育癌(Anaplastic)

以上 4 個類別的甲狀腺癌當中,最普遍的為乳頭狀癌,多見於年青女性身上;其次是濾泡狀癌,患者以中年或年長女士為多。

甲狀腺癌高風險一族

至今為止,甲狀腺癌在醫學上的確切成因仍然未明,惟以下因素有機會增加患病風險:

  • 飲食:未能從食物攝取足夠碘元素
  • 性別:女性甲狀腺癌病發個案遠多於男性
  • 年齡:多見於 45 歲至 64 歲人士,其次 20 至 44 歲人士也相對常見
  • 個人病史:曾患甲狀腺疾病,例如甲狀腺腫瘤或甲狀腺良性結節
  • 遺傳:如有家族成員曾患甲狀腺腫瘤、家族性甲狀腺髓質癌、多發性內分泌腫瘤及遺傳性大腸瘜肉症等疾病。
  • 輻射:幼童時期時曾接受頭頸 X 光照射、放射治療,或是生活於輻射量較高的環境,可能有較高患病風險。
頸部位置出現腫塊有機會是良性甲狀腺結節,也有機會由甲狀腺癌引起。(CancerCare.hk)

常見症狀

甲狀腺癌的早期徵狀並不明顯,患者可能直至病情轉壞,才會出現相關病徵:

  • 聲音沙啞
  • 持續咳嗽
  • 吞嚥或呼吸困難
  • 頸痛、喉嚨痛,甚至耳痛
  • 頸部出現腫塊,並逐漸變大

值得一提,頸部位置出現腫塊未必一定屬惡性,也有機會是由良性甲狀腺結節引起;如出現相關病徵,患者宜冷靜應對,儘快求診並由醫生安排作相關檢查。

出現頸痛、喉嚨痛、持續咳嗽等症狀,有機會是甲狀腺癌的病徵。(CancerCare.hk)

如何診斷甲狀腺癌?

除了臨床診斷外,以下檢查有助醫生進一步診斷病情:

  • 血液檢測:
    檢測甲狀腺功能(TSH / FT4 / FT3)、與甲狀腺有關的抗體指數,以及其他基本項目,如:血全圖、肝腎功能、膽固醇、鈣指數等。
  • 頸部超聲波掃描(Ultrasound of neck):
    利用高頻率聲波結合高科技的影像技術查找甲狀腺或頸部腫塊的位置、數量、大小等,協助醫生分辨組織是固體硬塊還是囊液。
  • 針刺細胞檢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若超聲波檢查結果有懷疑,則須安排以幼針抽取細胞組織作病理化驗,以確認細胞屬良性或惡性。
  • 手術活組織檢驗:
    如以針刺細胞檢查無法取得足夠的化驗樣本,醫生或需以手術方式為患者抽取活組織樣本再作化驗。
  • 甲狀腺放射性同位素掃描(Thyroid Radioisotope Scan):
    將小量放射性物質注入患者血管,再以掃描檢測甲狀腺的放射含量;甲狀腺細胞較易吸收放射性物質,而癌細胞則相反。

若醫生認為需進一步檢測患者身體的其他位置是否受影響(例如:癌細胞擴散),或需進行手術前評估,可能安排其他影像檢查,例如電腦掃描檢查(CT  Scan)磁力共振掃描(MRI)等。

利用頸部超聲波檢查可查找甲狀腺或頸部腫塊的位置、數量、大小等,協助醫生分辨組織是固體硬塊還是囊液。(CancerCare.hk)

治療方法

甲狀腺癌病變速度相對緩慢,若能及早發現病情並積極配合治療,大部分患者於治療後,都能重拾正常生活。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手術為主,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決定切除半邊甲狀腺或是整個甲狀腺。若癌細胞已擴散甲狀腺以外的位置,或需將甲狀腺附近的組織一併切除。

經手術治療後,如癌細胞尚未完全清除,或出現擴散、轉移的情況,醫生一般會安排放射性碘治療,利用放射性碘(口服藥物)有效破壞甲狀腺癌細胞。惟該治療會使身體帶有輕微輻射,患者於治療期間及治療後的短期內,需與他人保持一公尺或以上的距離;且不論男女均需避孕,女士亦須暫停餵哺母乳,以免影響胎兒及幼兒健康。

另外,少部分患者需接受體外放射治療(即俗稱的電療),即利用高能量射線消滅殘留於頸部,或無法以手術移除的癌腫等。

值得注意,不同治療方法均有機會為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例如部分患者於手術治療後可能出現聲音沙啞疲弱、鈣質水平下降等症狀。故即使完成接受治療後,患者仍需遵照醫生指示,定時服用藥物或營養補充劑,例如甲狀腺荷爾蒙、鈣片及維他命 D 等,並且定期覆診及跟進病情,以防復發。

部分參考資料:
癌症網上資訊中心醫院管理局智友站香港防癌會

相信你對以下文章感興趣:
可預防的癌症

免責聲明

CancerCare.hk 提供和分享的《健康資訊》中的所有內容僅供大眾作一般資訊性參考,並無任何法律及醫療用途,不能取代任何專業醫護人員之診斷和治療,CancerCare.hk 概不承擔由此而引起的任何醫療及法律責任。在開始任何新的飲食習慣或其它療法前,請先諮詢專業醫護人員的意見。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