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 ENTER 鍵將啟動搜索。

認識「癌王」,慢性胰臟炎增癌變機會!

分類: 生活保健, 身體檢查 標籤: 胰臟炎, 胰臟癌, 香港十大癌症

據傳媒報道,曾執教英格蘭足球隊的瑞典籍名帥艾歷臣剛剛因胰臟癌病逝,享年76歲。此外,曾有不少中外名人,例如香港資深「配音天后」謝月美、「蘋果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以及時尚界傳奇「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亦都是因患上胰臟癌(Pancreatic Cancer)而離世。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21年最新資料顯示,胰臟癌為本港第四大癌症殺手,一年之中超過 800人死於此症,個案數目呈逐年增加趨勢。由於早期胰臟癌難發現,八成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且五年存活率僅12%,因此也被稱之為「癌王」。

既然胰臟癌那麼可怕,是否有方法能夠提前預防?胰臟發炎與胰臟癌又有何關係?

胰臟發炎反復,可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CancerCare.hk)

認識胰臟的重要功用

在認識胰臟炎與胰臟癌之前,首先要了解胰臟於身體內扮演的重要角色。胰臟(Pancreas)屬人體消化系統成員之一,藏於胃部後方、脊椎前方,是位於後腹腔的器官,兼具「內分泌」與「外分泌」的兩項重要功能,除了為身體製造胰島素等多種荷爾蒙外,亦負責製造含有消化酶的胰液,協助腸道消化。當胰液、膽汁經管道流入十二指腸,與處於腸道的食物混和後,就會開始消化作用。

因胰臟本身並非進行消化作用的適當地方,若輸送管道受到阻塞或因創傷導致斷裂,消化液便會倒流並破壞胰臟自身細胞,引發炎症。

胰臟炎的初期病徵與部分消化系統疾病甚為相似,患者容易混淆。(CancerCare.hk)

胰臟與腸胃問題病徵易混淆

胰臟炎的初期病徵與部分消化系統疾病甚為相似,故患者容易混淆,最常見是誤以為胃痛或腹痛,自行服用止痛藥就當作解決問題,有機會耽誤病情,甚至增加癌變機會。

不論胰臟炎屬急性或慢性,兩者均會引起腹痛,需透過特定的檢查來確定病情。急性胰臟炎可因胰臟腫脹引發突發性上腹劇痛,痛楚可延伸至背部,難以平躺,甚至伴隨心跳加速、發燒、噁心嘔吐、高血糖、低血鈣、脫水等不適症狀,惟患者通常於治療後的數天內便可康復;而慢性胰臟炎引致的腹痛雖沒有那麼急劇,但可令患者出現肚瀉、脂肪便、消瘦、體重減輕及營養不良等慢性病徵。由於進食會促使胰臟分泌消化液,進一步加劇炎症,因此治療胰臟炎首要是禁食,以儘量減輕胰臟負擔,給予胰臟休息及自行復原的空間;若病情較嚴重,則須按情況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

急性胰臟炎可演變為慢性胰臟炎,長久下去會令胰臟功能出現難以逆轉的損壞。若未有及時處理病況,可引致嚴重併發症,包括胰臟假性囊腫、胰臟積膿、胰臟細胞及周邊脂肪組織壞死等,長遠甚至可能增加患胰臟癌的風險。

由於胰臟癌初期病徵不明顯,部分個案症狀與慢性胰臟炎相似,因此患者如出現相關症狀應儘速求醫,切勿一拖再拖。

暴飲暴食易損胰臟健康

目前,醫學界對胰臟癌的成因仍未有確切定論。已知胰臟炎有機會演變成胰臟癌,且超過八成胰臟炎個案均由膽石酗酒引起;而偏好高脂飲食(如經常進食動物脂肪、煎炸類食物,少吃蔬菜和水果等)和飲酒也屬患膽石的高危因素。

另外胰臟癌好發於年長者,患有糖尿病、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士亦有較高患病風險。惟奉行健康生活模式:戒煙戒酒、均衡飲食、控制體重、減少接觸化學物,也有助保護胰臟健康。

CT 胰臟檢查
電腦掃描有助評估胰臟及周邊組織發炎、壞死及其他併發症的嚴重程度,查找引發胰臟炎的病因。(CancerCare.hk)

懷疑胰臟出問題,可作哪些檢查?

診斷胰臟炎,醫生首先會為患者進行臨床評估,然後按需要安排合適的檢查。一般來説,醫生較常會透過血液檢驗及造影檢查來估算病情嚴重程度,例如檢測胰臟消化酵素,包括澱粉酶(Amylase)、脂肪酶(Lipase)指數以反映炎症是否屬於急性。

造影檢查方面,電腦掃描有助評估胰臟及周邊組織發炎、壞死及其他併發症的嚴重程度,查找引發胰臟炎的病因,例如膽管阻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分辨胰臟是否出現惡性腫瘤。至於腹部超聲波檢查因胰臟處於體內較隱蔽位置,若從腹部正面進行超聲波,影像會被腸胃阻擋;從後方檢查,則會被背部肌肉、肋骨遮蓋,因此並非首選檢查方法。

若果醫生懷疑可能患上胰臟癌,患者需接受更進一步的檢查,當中包括:磁力共振掃描檢查、內視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術ERCP、磁力共振膽胰管攝影、腹腔鏡等,並需抽取活組織進行化驗。

原文刊載:
healthyD.com

相信你對以下文章感興趣:
經常胃痛是胃癌的警號?

免責聲明

CancerCare.hk 提供和分享的《健康資訊》中的所有內容僅供大眾作一般資訊性參考,並無任何法律及醫療用途,不能取代任何專業醫護人員之診斷和治療,CancerCare.hk 概不承擔由此而引起的任何醫療及法律責任。在開始任何新的飲食習慣或其它療法前,請先諮詢專業醫護人員的意見。
立即查詢
立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