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 ENTER 键将启动搜索。

甲状腺疾病女多男少?发现颈部肿胀应尽早求医

分类: 身体检查 标签: 香港十大癌症, 甲狀腺癌

近日着名作家杨渡的女儿,年仅 37 岁的台湾时尚杂誌《ELLE》总编辑杨茵絜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併发症——甲状腺风暴(Thyroid Storm,又称「甲状腺危象」)引发心臟衰竭不幸病逝,由此引起了不少有关甲亢的讨论。

不少人对甲状腺疾病感到陌生,以往只会联想到「大颈泡」,其实颈部出现囊肿可以是良性结节,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征兆!近年,年轻一族出现甲状腺问题的个案愈来愈多,而且甲状腺囊肿患者较多为女性,男性患者比例较少,女士们要加倍留意。

认识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Thyroid)是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成员之一,负责分泌甲状腺素,其形状像张开翅膀的蝴蝶,伏在颈项下半部,两翼分别是甲状腺的左叶和右叶。甲状腺主要掌管人体的新陈代谢,与身体能量、生长发育、各器官的功能息息相关。

如何辨别甲亢与甲状腺癌?

由于甲状腺所在的部位在颈项下半部,因此发现颈部肿胀时,便要留意是否甲状腺功能出现问题,较常见的囊肿是属于良性结节,此情况多由甲亢引起:当甲状腺过度活跃,会产生过量甲状腺激素,即我们说的甲亢。患者或会发现自己明明食量大增,体重却不升反跌,甚至出现手震、尿频、疲倦、心跳加速、焦躁不安、失眠等;外观方面,症状包括眼球凸出、颈部肿胀等。

甲状腺癌病征
甲亢患者或会出现手震、尿频、疲倦、心跳加速、焦躁不安、失眠等症状。(CancerCare.hk)

至于属于恶性的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近年在本港的病发率不断攀升,而年龄介乎 20 至 44 岁的个案不占少数。根据最新的2019年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资料,甲状腺癌一年新症数目达1,059宗,当中女性个案占823宗!

甲状腺癌是由甲状腺异常增生而起,早期可能没有明显征状,直至病情转坏才出现病征。此症较明显的表征包括颈部出现肿块,并逐渐变大;或会出现声音沙哑、持续咳嗽、吞嚥或呼吸困难、颈痛、喉咙痛,甚至耳痛。

值得注意,颈部位置出现肿块的病因有多种,除了上述疾病,还包括甲状腺囊肿、腺瘤、甲状舌管囊肿、淋巴结节等等。故如有怀疑,最重要是及早求诊医生,查清病因。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由甲状腺异常增生而起,早期可能没有明显征状。(CancerCare.hk)

忽视甲状腺问题后果严重!

成因方面,甲亢多由免疫系统疾病所致,较常见的是格雷氏症(Grave’s Disease),主要受家族遗传、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虽然此症并非恶性癌肿,但如果体内甲状腺素持续过高,未有得到合适治疗,会加快钙质流失,引致骨质疏鬆症;甚至令心臟负荷过重,严重可併发甲状腺风暴,造成心律不正、呼吸困难,甚至心臟衰竭而引发死亡等严重后果。甲亢一般会先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约18至24个月为一个疗程;若尝试 1至 2 个疗程后,病情未见明显改善,又或有復发情况,医生会按需要开取放射性碘(口服药物)或建议以手术切除甲状腺。

有关甲状腺癌的确切成因仍然未明,惟曾经患有甲状腺疾病,加上家族遗传、摄取碘不足,或是幼童时期时曾接受头颈X光照射、放射治疗,生活于辐射量较高的环境,均可能有较高患病风险。虽然甲状腺癌病变速度相对缓慢,康復机会较高,但完成手术、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治疗等一系列抗癌疗程后,即使患者得以康復,仍需长期服用药物和跟进病情。

甲状腺检查
怀疑患上甲状腺疾病,宜及早找医生作相关检查。(CancerCare.hk)

甲状腺疾病诊断方法

若果怀疑患上甲状腺疾病,除了临床诊断外,以下检查有助医生诊断病情:

血液检测

检测甲状腺功能、与甲状腺有关的抗体指数,以及其他基本项目,如:血全图、肝肾功能、胆固醇、钙指数等

颈部超声波扫描(Ultrasound of neck)

利用高频率声波结合高科技的影像技术查找甲状腺或颈部肿块的位置、数量、大小等,协助医生分辨组织是固体硬块还是囊液。

针刺细胞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若超声波检查结果有怀疑,则须安排以幼针抽取细胞组织作病理化验,以确认细胞属良性或恶性。

手术活组织检验

如以针刺细胞检查无法取得足够的化验样本,医生或需以手术方式为患者抽取活组织样本再作化验。

甲状腺放射性同位素扫描(Thyroid Radioisotope Scan)

将小量放射性物质注入患者血管,再以扫描检测甲状腺的放射含量;甲状腺细胞较易吸收放射性物质,而癌细胞则相反。

若医生认为需进一步检测患者身体的其他位置是否受影响(例如:癌细胞扩散),或需进行手术前评估,可能安排其他影像检查,例如电脑扫描检查(CT  Scan)、磁力共振扫描(MRI)等。

原文刊载:
healthyD.com

相信你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免责声明

CancerCare.hk 提供和分享的《健康资讯》中的所有内容仅供大众作一般资讯性参考,并无任何法律及医疗用途,不能取代任何专业医护人员之诊断和治疗,CancerCare.hk 概不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任何医疗及法律责任。在开始任何新的饮食习惯或其它疗法前,请先咨询专业医护人员的意见。
立即查询
立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