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提到癌症是人类健康「杀手」,闻「癌」色变,原来真正的杀手另有其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统计,心血管病是全球头号致命元凶,当中冠心病更是最常见的诱因,一年死亡个案高达890万宗。参考卫生署最新的2020年统计资料,因心臟病而死亡的登记死亡人数更高达 6,561人,占总死亡人数13.0%, 比例惊人。
要守护心血管健康,我们除了要回归基本,积极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可考虑定期接受相关检查了解「心声」!
冠状动脉堵塞可致死亡风险
首先,先认识一下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全名为冠状动脉心臟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属于最普遍的心臟病类型。以往因心臟病发而猝死的个案,多属冠心病患者。
至于冠状动脉,它是为心臟肌肉输送血液的一组血管。当冠状动脉因脂肪积聚而收窄及硬化(即「动脉粥样硬化」),便会使心臟肌肉供血量减少,甚至缺氧,从而形成冠心病。若果情况恶化,甚至会堵塞血管,诱发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导致死亡。
冠心病又被称为「隐形杀手」,因患上此症的人有机会出现心绞痛、心悸或心律紊乱、气喘、水肿,或疲倦等症状,但亦有不少患者没有明显病征,即使年轻、瘦削身材的人也有机会被此症突袭,直至发病送院时才确诊患病,令人措手不及!
不少港人偏好肥腻饮食,精神压力大又缺乏运动,加上长期吸烟等陋习,易惹上「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之余,更可能继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壁受损,令冠心病悄然来袭!
心电图可作入门级检查
诊断冠心病,医生一般会利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作为初步检查。静态心电图可显示检查当刻的心跳状况、心肌是否出现缺氧,但未必能捕捉间歇性出现的心律不正,亦难以查找人体处于运动状态才出现的问题;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ECG)可作更长时间的记录和观察;而运动心电图(Treadmill ECG)则可检测患者于运动期间是否出现心臟血管负荷过重的问题。以上检查简单方便,因此也常应用于一般常规的身体检查。
冠状动脉电脑扫描安全无创伤
不过,心电图检查结果较易出现误差,如发现患者检查结果异常或有较高风险患上冠心病,非入侵性的冠状动脉电脑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CTA)是目前较佳的诊断方式之一。检查是利用 X 光射线、旋转式扫描仪器,结合先进电脑系统的计算及分析,将心臟及心血管的横切面构成二维或三维影像。随着技术进步,新一代的CCTA检查仪器于准确度、检测效率方面已大幅提升,释放的辐射量亦较从前轻微得多。根据美国心臟病学院/美国心臟协会(ACC / AHA)最新指引,已出现冠心病疑似症状的患者,以CCTA作为一线检查,可帮助医生诊断和评估冠心病,有助决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冠状动脉钙化是血管上斑块积聚或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记。若患者的冠状动脉出现钙化物,透过CCTA亦可作冠状动脉钙化定量(Calcium-score screening)检查,为医生评估患者动脉钙化的严重程度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冠状动脉电脑扫描血管造影检查(CCTA)优点
- 非入侵性检查,无需将仪器置入入侵体内,不会产生痛楚
- 检测效率高,影像清晰,辐射剂量轻微
- 可协助医生快速筛查诊断心血管狭窄和阻塞问题
- 辅助评估患者动脉钙化的严重程度
惟CCTA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显影剂过敏、肾功能衰竭、怀孕妇女等人士或不适合接受该项检查;接受检查后,如医生需要进一步确定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判断有否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等,或会再安排其他检查,包括心导管检查(Cardiac catheterization)、血流储备分数造影(CT-FFR)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