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想验身的人也留意到,除了一般的肝功能、肾功能等熟口熟面的检查项目,近年愈来愈流行将「癌指数检查」(或是「肿瘤标记测试」)纳入体检计划当中。究竟这项检查有哪些功用?又适合哪类人士呢?
认识癌指数检查
事实上,我们常説的「癌指数」医学上一般指「肿瘤标记」(Tumour Marker)。「肿瘤标记」是身体出现癌症时可能产生的物质,大部分都是蛋白质,一般可从血液或尿液中检测出来。
由于肿瘤标记有机会受患者其他身体因素影响,例如:怀孕、急性炎症、良性肿瘤等,且并非所有癌症患者的指标都会上升(特别是早期癌症患者),故单凭癌指数检查(即肿瘤标记测试)本身并不足以作为诊断或排除患癌的方法,但可协助评估患癌的可能性。
以下是较常使用的肿瘤标记/癌指数:
肿瘤标记/癌指数 | 主要对应癌症 |
AFP | 肝癌 |
CA 15.3 | 乳癌 |
CA 125 | 卵巢癌 |
CEA | 直肠癌 |
PSA | 前列腺癌 |
癌指数检查的用途
癌指数检查只需简单抽取血液样本,便能完成检测,属于非入侵性检查。它可用作:
1)辅助诊断癌症
虽然癌指数检查无法直接判断癌症,但作为一般身体检查项目,癌指数检查仍有助评估患癌的可能性。若察觉检测者的指标出现异常情况,医生多会建议患者作进一步检验,例如影像检查、活组织化验。
2)评估癌症治疗效用
在确诊癌症后或接受治疗、覆诊期间,肿瘤标记可用作评估癌症病情的严重程度、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例如:化疗、电疗等)的成效。 若患者之肿瘤标记指数于接受治疗后逐渐下降,则可一定程度地验证疗法能够发挥作用;但如指标仍持续飙升,医生或需考虑为癌症患者调整或安排其他疗法。
3)侦测癌症復发
针对癌症康復者,定期接受肿瘤标记检查,有助医生为其监测癌症有否復发迹象。根据美国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资料显示,对于侦测癌症是否根治,具有相对较高准确性的肿瘤标记/癌指数包括:用于筛查前列腺癌的「 前列腺特异抗原 」、用于妊娠性滋养细胞肿瘤、卵巢和睪丸胚细胞肿瘤「人类绒促性素」,以及用于上皮细胞卵巢癌的「CA 125」。
值得一提,癌指数检查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假阳性的情况, 故检测者如发现测试结果呈阳性,也无需太过惊慌,以为自己必定患上癌症。宜根据医生建议,作进一步检查;如检测结果呈阴性,也别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仍需定期接受包括常规影像检查、血液检验在内的身体检查,以跟进健康状况,预防和及早应对各类病症。
血液检查已成诊断癌症新趋势
现时,以抽取血液样本来筛查癌症已成为医学界发展的新趋势,除肿瘤标记检查外,亦不乏结合先进基因检测技术的癌症检测,包括:癌症基因风险测试(Cancer Risk Assessment Gene Test)、癌症早期基因筛查(Circulating Tumour DNA Early Screening)等。
以癌症早期基因筛查为例,其利用ct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技术,透过分析血液中游离的癌细胞基因,可早一步找出一些单凭肿瘤标记、影像检查等未及侦测到的癌肿(甚至癌前病变), 有需要人士可多加了解。
另外,针对癌症患者,全球也不断寻求提升癌症治疗效用的相关测试。例如肿瘤药敏测试(Chomosensitivity Test),利用欧美顶尖医学科技分析患者血液中的 DNA,除能监测已经确诊的肿瘤状态,亦能针对患者个人、提供效用较佳的癌症药物或疗法,以及天然草本营养素等重要参考依据,从而提升治疗成效。